课程概述
本课程是面向高校本科学生,建设的文化素质课程选修课。经过16年的建设,本课程经历了多媒体课件、精品课程、精品通识课程、精品网络课程、精品在线课程等建设阶段,积累了数万条中外优秀广告作品,并形成了结构化、专题式的课程体系和框架。
本课程引入心理学、传播学、符号学、叙事学、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,以中外优秀广告作品为载体,来专题式地讨论广告基本问题,包括:广告是什么样子的?什么是广告?广告说什么?广告怎么说?广告讲道理还是说故事?广告如何说好故事?
通过切入这些问题,来深度地探讨现代广告形态变迁及其逻辑、广告常见定义及符号学理解、广告主题与核心概念、广告创意与形象思维、广告理性诉求和感性诉求、广告与幽默、广告与恐惧等重要问题。
通过本课程的学习,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广告案例素材和广告分析能力,而且还可以建构起较为完整的广告理论体系,并对广告理论知识形成较为深入的理解,在培养创新思维和提升实践能力的同时,提高广告素养和广告审美能力。
证书要求
本课程采用线上和线下融合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;
线上成绩是以“视频观看时长、完成章节测试、期末测试、以及参与论坛讨论(发帖)”之成绩为计算依据,各项目占比如下:
(1)视频观看占50%;
(2)章节测试成绩占20%;
(3)期末测试成绩占20%;
(4)发帖讨论成绩占10%,普通帖子0.5分/个,精华帖子1分/个。
本课程最终成绩 = 线上成绩*70%+线下成绩*30%。
授课大纲
广告是什么样子的?——现代广告形态及其变迁
了解形态各异的广告形态,跨媒介地思考广告形态的内在关联,并历时性地呈现现代广告形态的变迁及其背后的逻辑。
课时
1.1 现代广告形态化的起点:广告与新闻的混杂,1.2 现代广告形态化的动因:广告与新闻的分离,1.3 现代广告形态化的核心路径:“硬”广告,1.4 现代广告形态化的边缘路径:“软”广告,1.5 本章小结:广告形态是技术与伦理相互调适的产物,1.6 课后讨论:互联网广告在形态上有什么变化?
课时
参考资料
推荐教材:胡晓云、徐卫华、李一峰《世界广告经典案例——经典广告作品评析(第二版)》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12年3月(普通高等教育“十五”国家级规划教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