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犹如一座神秘而深邃的宝藏,每一个字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。今天,让我们一同走进一个不太常见却饶有趣味的字——“奊”。
奊,读作xié(读音:斜)
《说文解字》“奊,头斜、骩奊态也。”意思是说:奊,指头部歪斜不正的姿态。也形容形容头颈弯曲、歪斜的状态。引申为行为乖张、不端正。
《说文解字》清代段玉裁在《说文解字注》中又做了进一步的解读,通过细化词义、举实例、释通假,让 “奊” 的含义和用法更清晰。主要有几种说法:
1.“头斜”即头部不正,“骫奊”是描写这种歪斜状态的形容词。
2. “奊”也是人名用字。《左传》中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大夫“庆奊”,又名“庆绳”。名“奊”(头歪斜), 字“绳”(取“绳墨”之直),二者相对应。
墨斗3.通假为“謑”(xǐ),意为“耻辱、可耻”。 《贾谊传》中所说“奊诟无节,叚奊为謑”。“奊诟”即“謑诟”,指无节操地忍受羞辱。
4.北宋《集韵》中解释为“倾头作态也”。
从字形上分析, “奊”字从“夨”。“夨”(读音:侧)像人歪头,本义为倾头、倾侧,故表义;上面的“圭”字应为人脸部特征的样子演变而来。现如今 “奊”字被“斜”字所替代,但二字原本的含义根本不同。
《汉语大字典》“奊”字虽不常用,但其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却不容忽视。从它的字形、字义,都反映了古人对世间万物细致入微的观察。通过对“奊”字的解读,我们仿佛打开了一扇窥视古代文化奥秘的小窗,领略到了汉字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,也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一古老而珍贵的文化遗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