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良的人不一定会得到善果,而好人也不总能够有一个美好的结局。纵观历史,多少英雄有志无人知,多少忠臣在昏君的屠刀下夭亡,又有多少明智的将领误信他人。若他们依然健在,世间或许会焕然一新。今天我们便来聊聊韩信这位历史人物。
人物生平
韩信(约公元前231年-前196年),生于淮阴(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,部分说法为淮阴区)。他是西汉的开国元勋、杰出的军事家,被誉为兵家四圣之一及汉初三杰。韩信在中国历史上是军事思想与兵权战术的象征,历代被后人尊称为兵仙和神帅。刘邦在彭城战役失利后,韩信以高超的军事才能成功击败楚军于京、索间,后续更是平定了魏、代、赵、燕四国,向东攻打齐国,南征楚国于垓下,威名显赫,震慑整个天下,最后被封为楚王。然而,因其功劳过于耀眼,导致了历史的悲剧:在公元前196年,他遭到吕后的暗算而被杀。
作为一位卓越的军事理论家,韩信与张良一起整理兵书、理顺兵法,并著有三篇《韩信》兵法。年少时,韩信生活贫苦,常常依赖他人寄食。秦末,他投身反秦运动,先投附项羽,后在夏侯婴的推荐下,被任命为治粟都尉,但未曾得到重用。后经萧何向刘邦推荐,韩信便被任命为大将军。他对刘邦进行了关于楚汉双方局势的深入分析,并提出向东进军以夺取三秦的建议,刘邦采纳后迅速部署,最终成功占领关中。
展开全文
胯下之辱
韩信,作为汉初杰出的军事家,出生于淮阴(现今江苏省),年少时便失去父母,生活一直贫穷。然而,他始终勤奋学习,熟练掌握兵法,为国安民而立志。因条件所迫,他时常在淮水边钓鱼以维持生计,令人遗憾的是,他屡次遭遇周围人们的冷眼和歧视。某日,一个毫无本事的流氓竟然对韩信说:“你虽身形高大,手中持刀,实际上胆子很小。如果你真的勇敢,就来用你的刀刺我;如果不敢,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。”韩信心中有着远大的理想,明白轻易杀戮是不可取的,因此,他并未被这些侮辱所动摇,在众人面前毅然选择从对方的裤裆下钻过。这一事件被史书称为“胯下之辱”。
除之而后快
韩信为汉王朝的创建作出了巨大贡献,而他是否因此成为刘邦心腹之患,需要除掉的敌人?虽说韩信有过人之才,但如果真有反叛之心,未免太过不合逻辑。在他权力与兵权鼎盛之际,他并未选择对抗,而是在失去兵权后才表露反意,合乎常理的观点认为,关键的原因在于汉王对他极度怀疑。尽管韩信才华横溢但过于锋芒毕露,不知如何隐忍。而刘邦本性多疑,加上吕后的阴险,使得他们视韩信为汉朝最大的不稳定因素,因此他们俩认为,有必要尽快对他除之而后快。刘邦曾事先明确表示了自己的担忧,且手中握有三不死的免死金牌,杀韩信并非易事,因此,夫妻二人在此事上暗中策划了良久。
最后,韩信被吕后召入宫中,身处一个封闭、不见阳光的环境,无法见到王上。最终,他未曾使用刀剑,而是被一群宫女用棍棒残忍击毙。韩信的名字与功绩自是无须赘言,他可谓是大汉建立过程中最大的功臣,刘邦曾将他封为齐王,并给予三不死的特例。然而,令人匪夷所思的是,他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被杀。所称“三不死”即见天不死、见地不死、见君不死,这可谓是最大的免死金牌。然而,即便如此,他却仍然死得如此屈辱与窝囊,最后被吕后诱骗入宫,遭遇宫女团团围攻而惨死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